專訪浪潮劉軍:啟動“東數西算” 中國優化算力布局謀數字先機
(經觀東西)專訪浪潮劉軍:啟動“東數西算” 中國優化算力布局謀數字先機
中新社北京6月24日電 題:專訪浪潮劉軍:啟動“東數西算” 中國優化算力布局謀數字先機
中新社記者 夏賓
中國已正式啟動“東數西算”工程。國家發改委、中央網信辦、工信部、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《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》,在國家政策層面指導布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,提出支持開展“東數西算”示范工程,實現數據中心綠色高質量發展。
為何提出“東數西算”?
浪潮信息副總裁劉軍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稱,現在中國東部地區經濟較發達,創造了大量數據,也是數據的主要應用場;而西部自然條件比較有利于數據中心建設,把數據中心放到西部,盡可能聚集,就是要把綠色能源利用起來。中國提出“東數西算”,其核心是響應中國碳達峰、碳中和措施,有助于實現“雙碳目標”。
上述方案給出了這樣的定位: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等是用戶規模較大、應用需求強烈的節點;貴州、內蒙古、甘肅、寧夏等是可再生能源豐富、氣候適宜、數據中心綠色發展潛力較大的節點。
劉軍指出,寧夏、內蒙古、甘肅的風電發達,貴州的自然條件適宜,較為涼爽。數據中心的建設既是面向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一個最重要的基礎設施,也要把數據中心和中國的“雙碳目標”結合起來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“數”不是一定只能在東邊,而西邊也不是只能“算”,“東數西算”是一個便于外界理解的口號,東部有的地方依舊需要算力,西部也有需要存儲的數據。
在劉軍看來,通過上述區域布局,就為“數”和“算”搭建起了基本框架,要優先在四大經濟區把數據中心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,真正做到數據中心從數量向質量轉型,這也是高質量發展模式中的重要推動力。
美中兩國拉動全球數據中心建設
在全球范圍內,中國數據中心整體水平處于什么位置?劉軍表示,從整個數據中心的投資量、建設量來說,美國位居第一,中國居第二,兩國分別占全球總量的40%和20%左右。
但他也提醒,這組數據僅考慮兩國在本土的建設。實際情況是,歐洲等其他地區的數據中心建設也有美國企業參與,歐洲主要的數據中心就是美國公司亞馬遜、谷歌、微軟等所建。
而中國數據中心投資建設的增速是比較快的,數字化、智能化是最主要的推動力量。
“這兩大經濟體在往前面跑,所以帶著整個數據中心建設也在往前面跑。”
優化算力布局 謀數字化轉型先機
劉軍直言,當前,正值全球數字化轉型進入倍增創新階段,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力,上述方案的發布,將優化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布局,促進數字化技術持續發展,助力中國在未來數字化轉型中占據先機。
近年來,社會數字化轉型加快,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,占GDP比重超三成。
“算力中心之于數字經濟,就像電廠之于工業發展,是推動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核心基礎設施。”劉軍說,隨著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進度加快,特別是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快速普及應用,全社會數據總量爆發式增長,數據存儲、計算、傳輸和應用的需求大幅提升,算力中心已成為支撐各行業“上云用數賦智”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。
劉軍認為,計算技術與產業需要構建一個新的發展格局,加速“計算到智算”轉型,推動多元算力融合是關鍵,通過推動算力供給基建化,為社會創新提供基礎設施支撐,而智算中心將成為智慧時代經濟社會運行所必需的重要基礎設施。
他進一步稱,智算中心以新型公共基礎設為目標,打造“普適普惠”的智慧計算資源多元服務平臺,能夠有效地推動各地方開展數據共享平臺、智能生態建設以及智創產業聚集,促進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,主要體現在降低全社會AI應用成本、加強政府社會治理能力、增強企業創新轉型動能、推動人工智能產業聚集。(完)
經濟新聞精選:
- 2021年07月06日 10:30:19
- 2021年07月06日 09:42:22
- 2021年07月06日 07:06:54
- 2021年07月06日 05:41:17
- 2021年07月06日 03:10:35
- 2021年07月06日 03:01:22
- 2021年07月05日 13:42:51
- 2021年07月05日 13:41:36
- 2021年07月05日 06:57:37
- 2021年07月05日 06:55:19